生物识别的发展趋势分析
生物识别技术是目前最为方便与安全的识别技术,根据美国咨询机构Transparency Market Research的预计,全球生物识别技术市场规模将从2015年的112.4亿美元,增长至2020年的233亿美元,复合年均增速为15.7%。生物识别市场正处在快速增长当中。
人工智能和教育如何深度结合?论答是这么做的
不久前,由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编制的《人工智能+教育》蓝皮书发布,这份蓝皮书从教育的角度,梳理了“人工智能+教育”的一些典型应用场景,同时介绍了相关的前沿研究,以及对未来教育的展望。
关于“人工智能+教育”的内涵,蓝皮书认为,一是人工智能技术跨界融入教育核心场景、核心业务,促进关键业务流程自动化、关键业务场景智能化,从而大幅提高教育工作者和学习者,孕育新的业务流程,创新教育生态,培养适应人机结合思维方式的创新人才;二是面向人工智能时代的人才教育与培养。
对此,蓝皮书列出了五大“人工智能+教育”的典型应用领域,分别是智能教育环境、智能学习过程支持、智能教育评价、智能教师助理、教育智能管理与服务。
其中智能学习过程支持涉及到具体的学习环节,主要针对人工智能技术如何应用在学习过程中的各个场景,以认知模型、知识模型、环境模型的构建为基础,关注智能技术在学习(新知)、诊断、练习、测评等学习过程中的应用。
目前针对该应用场景,市场上不少公司推出了智能测评和相关知识点内容自动推荐的功能,家长和学生对此也较为熟悉。作为国内领先的AI教育公司,论答是较早推出该功能的公司之一,并在应用过程中收到了很多积极反馈。
论答人工智能学习系统收到众多好评
论答创始人王枫博士曾向媒体表示,论答人工智能学习系统背后是基于算法的自适应学习技术,这与一些基于规则的自适应学习有本质区别。具体来说,学生答题时,论答人工智能学习系统不是单纯地判断学生做题的对错,而是根据学生答题情况调高或调低他在这个知识点以及相关知识点掌握的可能性。然后,系统便会自动为学生规划学习路径,为学生进行查漏补缺。这不仅免去了学生不断重复做题的情况,大大提高学习效率,也能为每一位学生定制学习内容。
同时,在智能教师助理的场景下,人工智能可辅助教师完成日常教学、教研与专业发展和学习。该场景在论答人工智能学习系统中也有体现。例如,系统为学生生成精准的学习报告,给老师教学提供参考依据。同时,系统还为老师提供多种教学资料,减轻老师重复工作,使老师将更多精力放在与学生的情感交流上。
此外,蓝皮书还指出了人工智能+教育的研究热点方向,如知识表示与教育知识图谱、认知诊断、学习者建模等。最后,蓝皮书也给出了人工智能+教育未来发展的建议,例如加强数据汇聚,消除数据壁垒;关注多元应用场景;开展跨学科研究;推广智能教育实验示范等。
对于未来的教育,尤其是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人工智能将会带来教师智力劳动的解放,教师能够有更多时间和精力关心学生心灵、精神和幸福。
王欣转战人工智能,他能摆脱快播的标签吗?
王欣是快播的创始人,而今快播早已倒闭。然而无论过去了多久,王欣这个名字还是会和快播紧紧联系在一起,而对于如今的市场来看,快播似乎永远成为了过去时。王欣也要重新开始,他看到的机会在人工智能领域。那么,重新归来的王欣还能达到怎样的高度?他还能再造快播此前的辉煌?
人工智能驱动的面部识别平台为失踪儿童扫描网络
国际失踪与受虐儿童中心推出了一个新的人工智能驱动系统,面部识别技术在打击儿童剥削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大。
该系统被称为GMCNgine,利用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技术,利用ICMEC全球失踪儿童网络的33名成员(包括执法机构和非政府组织)提供的数据,自动扫描网络上的失踪儿童图像。 29个国家。该系统还具有动态广告功能,该功能使用地理定位功能根据需要向特定社区发送儿童危害警报。
GMCNgine的一个关键组成部分是亚马逊有争议的计算机视觉平台Rekognition。亚马逊今年面临着隐私和民权团体,股东甚至亚马逊员工对将Rekognition出售给寻求在公共监督中使用它的执法机构的批评。该公司通过辩称Rekognition为寻求追踪人口贩运和性剥削受害者的组织提供了有价值的工具,为自己辩护。
另一家主要的科技公司Google 利用计算机视觉技术在网上扫描描绘儿童性虐待的媒体,这是与互联网观察基金会和其他非政府组织合作开展的一项合作活动。但是,通过专门用于识别弱势儿童的面部识别,GMCNgine最终可能在防止此类媒体的创建和分发方面发挥更大作用,ICMEC首席执行官Maura Harty在一份声明中宣称该系统“引发了失踪儿童调查的全球变化”。